AI 技术革命将如何重塑未来职场?

  • 时间:2024-04-23 18:02
  • 来源:网络
  • 编辑:宋玉   阅读量:13838   会员投稿

引言:

2023 年,由 Open AI 开发的 ChatGPT及其后续版本,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关注,此后,众多科技企业纷纷入局,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以惊人速度迭代更新。

2024 年 2 月 15 日,Open AI 发布人工智能文生视频大模型 Sora ,展示了其在图像生成和视频制作方面令人瞩目的能力,可以预见,一旦这项技术成熟并广泛应用,无疑会对视频制作行业从业者造成极其深远的影响。

随着 AI 技术不断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一个在 AI 技术研发伊始,就在人们脑海挥之不去的隐忧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:在未来,我们的工作岗位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取代?

《MBM一席谈》是由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管理学理学硕士MBM项目推出的对话类栏目,每期都会邀请学术界和业界的领军人物,与来自不同行业的杰出MBM学生与校友进行深入交流。希望通过开放的对话,共同探索新的视角,拓展知识的边界,挖掘管理学领域的更多可能。

在新一期对谈中,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学系客座教授、香港中文大学亚太工商研究所荣誉教研学人、MBM《商业与管理专题》课程讲师吕源教授就人工智能对于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等相关话题,与MBM2023级王嘉琳同学和黄泽灿同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。

人工智能能力局限,人类优势依然不可替代

吕教授指出,尽管AI在内容生成和数据分析方面表现出色,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,降低了某些行业的入门门槛,但人类的独特价值在于创新思维、情感理解和伦理判断,人类的创造力、感受力和沟通才能是无法被技术替代的。

他提醒我们,“新技术甫一出现时,人们往往会夸大它的影响,但是我们不可低估在人工智能背后的人的作用。人类最重要的优势是,有想法,有梦想,有在意义的理解下的个人追求,从这个意义上讲,如果是在一个无中生有、或者从0到1的过程中,我认为人类起的作用仍然很大。”

并且在更进阶复杂的项目领域,依然还是人类的主场。“70年代哲学家德雷福斯在《计算机不能做什么》中曾提到掌握技能包括从初学者、高级初学者、胜任、精通、专长、驾驭到实践智慧的若干阶段。越到后面的阶段,越要求具有广博的知识,尤其是人文知识。因为一旦一项技术走到更深的程度时,它的应用就会涉及到人类的道德、伦理以及人类情感等很多问题。”

“在生产系统、行政系统、营销系统和整个社会接口这些部分,人的想象力、原创力、对未来的预见和洞察力,就可能变得更加重要。”

而这些正是商管教育,尤其是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管理学理学硕士MBM项目所能培养精进的核心能力。MBM项目提供的“金融+管理+产业”的综合培养模式,不仅增强了职场人行业通用能力,还提升了跨行业、跨产业的适应能力,项目提供的跨行业交流机会,使得学员能够拓宽视野,在工作中获得更全面的优势。

人机协作成为新模式,也将产生新的技能要求

吕教授认为,在工业领域,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正在改变劳动力结构,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正在逐步取代重复性和危险性较高的工作,“这些技术的之所以产生,一个重要的原因,就是要从事不适宜人类来做的一些工作。这等于是对人的肢体或者器官的一种延伸”。

然而,技术革命使某些传统工作岗位消失的同时,也会孕育新的职业机会。“如果从历史的角度上来看,当年的工业化革命、近代工业化革命兴起,用机器替代人力的冲击,跟我们今天的冲击也非常类似。尤其是大规模的机器化生产替代了家庭式的小作坊,产生了产业工人这个阶层。后来我们会发现,汽车来替代了马车、人力车,汽车司机就成为一个新的职业,包括给汽车保养、汽车制造、道路建设,都带来了新的工作机会。”

在技术发展的背景下,未来人机协作成为工作的新模式,人类将在 AI 在共生的模式中实现能力的互补和工作效率的提升。但这种模式也对未来的人才提出里新的要求和更高的能力标准:“我们仍然需要生产工人,但这种生产工人是一种具备高级技术的工人,他可以通过操作电子计算机屏幕、智能编程来完成工作。”

为了匹配人才在面对新时代趋势所产生的新能力需求,如今的管理教育课程设置也在不断优化。MBM课程每年都会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更新,加入了科技创新与创业、企业社会责任、商业伦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新兴教学内容。未来,MBM项目还将进一步融合创新创业管理与产业,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,以培养能够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。

AI 时代,人文教育成为新的能力培养重心

吕教授在访谈中强调,标准化带来人的敏感度下降,“我们其实更多的要挖掘那种具有个人特点的体验,和让我们的感觉或者我们的情感更加丰富的东西。”所以,未来的教育和培训,不能过分注重所谓的专业教育,因为专业的知识可能会很快地被替代,而应该把重心转移到人文精神的培养,提升人的思维力、感受力、审美力和对技术的理解能力。“因为人活在世上,对情感、意义的和伦理的要求是人的立身之本。所以,我们不能把技术神化,也不能把人无用化或者工具化,而要尊重生命本身存在的意义,因为每一个生命,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,是无法被替代、被统一的。”

这样的教育哲学恰好与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“博文约礼”的校训不谋而合。当今的商学教育不再单纯聚焦于专业技能的培养,更加重视文化素养的塑造。正如MBM项目课程主任王丛教授所言,培养学生的正直、善良和谦逊是教育的首要任务。在教学管理上,MBM项目不仅仅致力于深化专业知识,也致力于拓宽学生的视野,使未来的管理者们能从多元的视角分析和解决职场及社会中的问题。

结语:

在不断演变的未来,变化成为了唯一恒定的主题。为了应对不断加剧的职业发展不确定性,越来越多职场人倾向于选择能给个人带来“确定性成长”的学习机会。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管理学理学硕士项目(Master of Science in Business Management,简称MBM),依托香港中文大学卓越的师资力量、丰富的实战案例和优质的校友网络等多方面的优势,持续吸引着来自众多行业的管理精英。通过MBM项目的深入学习,学生们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,还将学会如何在多变的职业环境中把握机遇,实现职业生涯的飞跃和转型。

 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头条推荐
图文推荐